上世纪80年代,为了控制快速上升的医疗卫生开支,日本卫生部从1988年开始针对国家医保目录,每两年一次制定强制性的药品调整政策。政府价格管理的范围为列入医疗保险目录的所有药品,共13,311个药品。多年来的强制性药品降价政策,也抑制了日本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1988年之后的十年间,日本医药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为4.24%,而根据测算,日本医药行业除去药价调整政策后的自然增长率应为9.6%。
但日本医药行业的改革步伐并没有中断,1998年日本发起类似于我国目前推出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叫做“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从1998年到2011年,共评价了706个化学药品。日本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药品再评价历程:1971年时对1967年之前批准上市的药品进行再评价;1984年对1967年-1980年间批准上市的药品进行质量再评价;1998年开展的药品品质再评价,针对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再评价;1998年,日本厚生劳务省宣布通过溶出试验对仿制药中的口服固体制剂进行质量再评价。如果仿制药与原研药有相同的溶出效果,则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结果,日本仿制药行业经历了大幅淘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日本实施以后,2003年,日本国内流通处方药约有1.9万个文号,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减少了10倍。1995年到2003年期间,日本制药企业从1512家下降到1062家,其中受到药品价格严格管制的处方药企业从523家锐减到172家,淘汰幅度近70%。拉长时间来看,1975年,淘汰幅度近80%。剩下的企业,其中主要生产处方药的厂家约为100家,而主要生产仿制药的企业仅为20多家。
另外,降价和一致性评价后的日本仿制药行业并购四起。持续的降价给制药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了压力,小企业尤为严重。经营环境的每况愈下导致小规模制药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制药企业之间则掀起了并购风潮。同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大型制药企业之间也开始出现并购潮,众多企业纷纷通过合并、联盟等多种方式抱团取暖,从而获得规模效应。到了2007年,日本医药市场的集中度已经非常高,大小企业之间的分化也非常明显。2007年,日本销售收入500亿日元以上制药企业占据日本87.1%的药品市场,体现出日本医药行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2007年,销售收入500亿日元以上制药企业的经营利润率为18.9%,而中小企业经营利润率仅为9.3%-9.6%。
映射国内,行业触发因素和政策环境已在中国出现。
首先,医保控费、招标降价已在国内推行多年,紧随其后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也于今年正式开启。三个关键的政策都已出现,相似的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老龄化的节奏)使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医药行业将和日本一样,大规模的淘汰后是行业集中度的迅速提升。
其次,国内政策环境支持医药产业兼并重组。在今年三月份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文件中,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支持医药和化工、医疗器械和装备、中药材和中成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解决行业小、散、乱问题。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联合产品和技术相近的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采取资金注入、技术入股等合作形式,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推动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发挥中小企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特点,发展技术精、质量高的医药中间体、辅料、包材等配套产品,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组织结构。
日本的医药行业改革之后,虽然大量的企业惨遭淘汰,但留下来的企业量利齐升。降价极大压制了普药企业收入增速,甚至出现多年的负增长。普药价格得以下降,最终触发政策红包(由于持续的降价,普药价格非常低廉,但是在2000年之前,日本是一个普药使用率很低的国家,因此,日本政府规划,要在2012年将普药使用率提升到30%,并用几年的时间将普药使用率提升至60%。),普药企业从2000年以后实现完美救赎。政策的实施,刺激了2000年以后日本普药市场的放量。销售收入增速超越行业平均增速、也超越了创新药。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利润率也开始攀升。
日本曾和中国一样,面临医保控费和药品降价,日本仿制药企业也曾经历过行业低迷发展的寒冬。经营环境的每况愈下导致小规模制药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制药企业之间、包括龙头企业之间都掀起了并购风潮,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如果按照正常的行业发展节奏,国内仿制药企业也将经历同样的自然出清过程,行业集中度在降价的大背景下提升,相信未来医药行业中必将走出更多优秀的企业,我们拭目以待。
(数据来源、资料参考:国金证券研究所、国泰君安研究所)
..
地址:青岛市香港东路23号国家大学科技园西座6层
<青岛大摩证券投资有限公司 【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X0141】
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1
Copyright ©2012-2017 www.dmtz.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鲁ICP备05022762号-1